直-5(代号:Z-5,英文:HAMC Z-5/Harbin Z-5)直升机,是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厂(简称“哈飞”)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,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。
直-5研制初期代号“旋风25”,仿制原型为苏联米-4直升机。1958年2月,哈飞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-4。1958年12月14日中国制造的直-5首次试飞,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,投入批生产。但直-5量产后到1963年9月21日,国家航定委才同意直-5直升机优质过关,批准定型投产;直-5的动力装置活塞-7发动机于1963年12月25日优质过关,投入批生产。
直-5直升机定型后,根据不同用户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,研制多种改进改型,主要有客机型、农林型、航测型、水上救生型等。
哈飞共生产各型直-5直升机545架,这中间还包括援外87架 。该机1980年停产。曾装备中国空军、海军和陆军的直-5现已全部退役。
直升机作为飞机的一个重要类型,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可垂直升降,通过传动系统改变升力大小和方向而进行机动飞行。由于直升机不需要大型机场,可灵活运用,在军事和民用航空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范围。为满足军民用需求,中国航空工业分别在1954年7月试制成功初级教练机初教-5和1956年7月试制成功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歼-5之后,把直升机的试制提上了日程。
中国自1955年4月起,开始批量引进米-4直升机(代号:Mi-4)装备部队。为了准备研制直升机,在引进整机的同时,1956年中国从苏联引进米-4及其发动机“阿什82比”(АШ-82В)制造技术,决定分别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(代号:122厂)和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(代号:320厂)进行仿制。
1956年10月,中国同苏联签订了许可证生产米-4直升机的技术合同,当时中国的代号为“旋风”-25型。1956年10月16日,二机部四局决定让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仿制米-4直升机,原计划从1957年第二季度开始,争取1959年底试制成功。后由于米-4机改进(寿命延长到500小时),资料没按时到,所以仿制工作延后。
1958年1月苏联资料到达122厂,全厂技术人员开始昼夜加班翻译和描发图样,6月底完成全机图样及资料的描发工作。当时工厂采用边设计制造工装、边制造飞机零件的交叉试制工作法。由于全厂各部门的密切配合,11月总装完成了第一架机,12月完成了全机的静力试验,1958年12月14日,试飞员钱广有、刘星祥驾驶01号机首飞成功。在仿制过程中,沈阳飞机制造厂(112厂)、沈阳发动机厂(320厂)抽出一部分技术力量进行支援。苏联也派来了5名专家援助。
由于“”的冲击,在航空工业中出现了严重的“高指标”、“瞎指挥”现象。直-5直升机研制开始以后不断提前计划进度,最后确定1958年底试制成功。为实现这个目标,在1958年8月召开的航空工业技术会议上,大力推广歼教-1喷气式教练机快速试制的经验。在当时“”左的思想指导下,直-5直升机在试制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。首架直升机上天后,未经鉴定又陆续投产45架份,总装成10架,但因质量不过关,无法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。1959年12月16日,工厂选择质量较好的第六架机提请国家鉴定委员会验收鉴定,经过工厂的努力,勉强通过了鉴定,于1959年12月19日颁发了鉴定证书。
在直-5飞机仿制工作中,飞机制造厂对工艺资料和PROC没有给予重视,苏联技术资料到厂之后,不组织学习和复查,自编的工艺资料又十分粗糙,错误百出。有些PROC过分简化,生产中工艺装备选用太少,制造质量也很差。因此直-5试制完全违背了新机试制到生产定型的规律。试制阶段粗制滥造,凑合过关。未经大量的试验和试飞确认飞机的性能和质量是不是达到设计要求,就决定大批投产。原来一机部决定直-5直升机试制当年就投产上百架。但实际上1958~1960年间仿制的直-5直升机全部不合格。122厂、120厂为生产作为国礼送给越南胡志明主席的直升机任务时,为了保险起见,使用苏联零件和国产零件混装了一架直-5直升机,直升机飞到南宁后由于国产零件质量上的问题,飞机出现严重故障,无法出国按期交付,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声誉。
1960年12月,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提出“军工产品质量第一,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求数量”的方针,决定对一些有严重质量上的问题的产品做整顿。直-5也被列入了彻底整顿的范围。1961年3月,工厂制定了直-5优质过关的方案,决定按照图样一丝不苟地重新研制。经过两年多的时间,新一批直-5飞机试制成功,重新申请验收。经过3年多的努力,1963年7月第一架优质直-5直升机总装完毕,交付地面试验和空中试飞。1963年8月20日第一架优质直-5直升机首飞,8月20日~9月18日共飞行了16架次/20小时41分。1963年9月21日,经航定委鉴定验收,12月11日颁发了鉴定证书,准予定型。发去电报祝贺,从此直-5转入了批量生产。直-5研制费总计为1600余万元。同时,120厂仿制的苏联АШ-82В气冷星形14缸活塞式发动机(中国命名为活塞-7)也于1963年12月25日优质过关,1964年投入批量生产。但直-5直升机的产品质量上的问题长期困扰部队,比如1965年11月以后交付的第二批6架飞机中,在转场途中先后有5架发生质量上的问题,故障率高得惊人。
由于直-5在中国空军使用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,因此122厂在直-5批量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。1962年,122厂派员前往西藏地区,考察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被中国俘获的美国贝尔47G3直升机和击落的苏制米-4直升机残骸,收集到了米-4直升机新安装的金属旋翼碎片,为研制金属旋翼提供了参照实样。
1963年哈飞开始用金属旋翼桨叶代替原设计的钢梁木结构旋翼桨叶,提高了旋翼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和全机的飞行性能。1966年6月22日,自制金属旋翼装机试飞。在旋翼大梁内充高压氮气,并装有压力信号器,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旋翼大梁裂纹,大大延长了直升机和旋翼的翻修寿命。1966年8月6日,新金属旋翼经过国家验收后转批量生产,并从直-5第12批第七架机起,装用金属旋翼。直-5的尾桨在1966年后也改用玻璃钢制造。将燃油箱改为薄壁软油箱,将座舱内活动副油箱改为机身两侧外挂副油箱,增加了座舱的有效空间。在机身地板下增加了一个650×900毫米的大舱口,便于吊升或投放货物,同时将手摇绞车改为电动绞车。将3千瓦发电机改为6千瓦发电机。将固定式氧气设备改为活动式氧气设备,减少了飞机的结构重量。改进了总距-油门操纵把手,可保证在1500米高原上正常起飞。将飞机的第一次翻修寿命由3年500小时延长为800小时。旋翼的寿命由500小时提高到600小时,后又延长到800小时。旋翼延寿于1981年获部科研成果奖。
122厂对直-5的改进,1969年6月28日起,在第29批1架机上开始做“技术革新”。改进项目24项,主要是以铝取代钢材,以焊接取代锻造,简化工艺等。由于这些“技术革新”大都不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和试验便匆忙采用,质量和安全都很难保证,所以在1972年的质量整顿中又改回原来设计。
1962年6月20日,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,来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(那时叫哈尔滨伟建机器厂)视察慰问职工时,敦促工厂技术人员克服困难,攻克直-5直升机质量难关。总理离厂不久,直-5直升机很快优质过关。1963年9月21日,直-5直升机获准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。
直-5型直升机曾参加了中国许多有影响的事件和试验,北自黑龙江,南到海南岛,东自东海,西至西藏高原,都有它的航迹。中国第一颗爆炸试验,以及后来多次试验,直-5均承担了一定的任务。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、西沙海战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曾执行军事运输和救护任务。
在全国各地抢险救灾工作中也屡建功勋,多次参加过邢台和唐山地震,以及天津和河南地区水灾的救灾工作。1966年3月8日,周恩来总理乘坐一架直-5型直升机赶赴中国邢台灾区,视察灾情。这架3889号的直-5直升机已属国家重要文物,现存放在中国航空博物馆。
直-5型直升机也是中国援外的重要机型。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,中国将直-5直升机援助朝鲜39架、越南1架、刚果(布)3架、马里3架、也门(南)3架、几内亚3架、阿尔巴尼亚34架,共计86架。
直-5直升机是中国生产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,实现了中国直升机工业零的起步。直-5直升机基本满足了当时中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,初步奠定了中国直升机的工业基础。但是,由于直-5飞机的原型技术比较落后,飞行性能、航程和载能力有限,所以直-5型直升机难以满足中国军队的现实需求。中国航空工业开始了直-5后继型号直-6、直-7的研发探索,后来成功研制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了直-8、直-9等新型号直升机,使中国的直升机技术提升到新高度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